| 广州马拉松
广州日报:马力十足
五湖跑友共奔腾
作者:广州日报  日期:2016-12-12  来源:广州日报  点击数:

  

造型各异的选手在珠江新城起跑。

选手途径猎德大桥。

“相扑”造型的选手。

▲虽被医护人员搀扶着,选手的表情依旧俏皮轻松。

啦啦队队员为选手加油。

欢乐的派对 专业的广马

  “一江两岸”的广马赛道如同一幅长卷,选手一路奔跑,如同在画卷中穿梭,美不胜收。在许多参赛者看来,广马赛道堪称最美赛道,跑广马也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情。事实上,专业的广马赛事背后却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,因为有了这些默默奉献和敢于开拓的人,才有广马现在的“欢乐嘉年华”。

  赛道历经五年打磨

  广州马拉松赛作为一项国际性的赛事,其影响力巨大,且交通保障存在封控时间长、赛道跨度广等特点。五年来,主办方尽可能让广马赛道美景如画但又不添堵,这种务实的态度赢得了广大市民对广马的热爱。

  2012年首届广马线路是一个“广”字,沿途经过黄埔大道、东风路、广州大桥、猎德大桥等城市主干道和桥梁,但东风路双向封闭给交通带来了极大考验。

  广州交警透露,早在新马拉松路线设计和论证之初,公安交管部门就大胆建议组委会采用“一江两岸”的马拉松路线。于是,从2013年开始,广马线路调整为经典的“一江两岸”美景线路,至今仍在不断微调,以减少赛道对交通的影响。

  高频芯片精准计时

  广州马拉松除了是一次全民欢庆的盛会以外,背后的科技含量同样不容小觑。

  在广马起跑点,真正用于计时的,并不是悬挂着的“计时钟”,而是地上几条看似不起眼的起跑线(终点线),它们的学名是“感应地毯”。地毯下“埋”着10多条电线,电线一端连接着计时主机,3万名选手的成绩全靠着起跑线与选手身上的芯片“对话”得出。这些感应地毯,既可准确计时,还可容纳1000人在同一时刻瞬时经过起跑线。此外,今年广州马拉松首次采用高频计时芯片,可以更精确、更灵敏地记录选手们的比赛时间。

  而在比赛结束后,每名选手立刻能收到一条自己的专属短信息:祝贺××完成2016广州马拉松赛,参赛号、枪声成绩和净成绩一应俱全,如此迅速的数据,正是通过藏在选手号码布中的芯片越过起终点线而确定的。

  多管齐下保障交通

  据交警部门介绍,广马实行的滚动封控,是广州交警为首届广马全国首创的交通管制措施。

  比赛前,根据广马路线和竞赛特点,提前计算和预测赛道沿线各个路口、路段的交通管制时间和解封时间;比赛期间,通过交通视频监控和开道警车、收尾警车的GPS定位功能,精确掌握运动员龙头和龙尾的位置,分时、分段对赛道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;运动员龙尾过后,相应路口、路段马上进行解封,尽快恢复正常交通。

  不仅如此,广州交警携手高德地图在比赛期间为高德地图APP用户分时、分段标示及在导航中主动绕行被管制道路;同时,通过广州交警微博、交通电台等同步发布实时交通管制情况和绕行指引,保证市民畅通出行。

  医师跑者流动护卫

  “深呼吸!深呼吸!”“请不要围观,往旁边走!”终点线外,一名刚结束全马的选手脸色苍白,喘不过气,医疗保障团队立刻到位,医生帮助选手恢复,医疗志愿者则负责疏散人群。

  路过的市民中,一名4岁的孩子好奇心重想看看怎么回事,一旁的父亲立刻提醒,“我们帮不上忙,先走开给叔叔呼吸新鲜空气。”说完立刻带着儿子走到远处。

  据介绍,今年医疗保障团队采用“固定+移动”模式,组织6支专业医疗救治力量,除了36个固定医疗点,50名骑行移动救护员外,还有208名医师跑者组成了流动医疗护卫队,他们根据不同的配速分散在赛道不同阶段,发现异常立刻进行急救。一名跑完全马的医师跑者告诉记者,今年,医师跑者的人数从去年的122名上升到208名,来自广州、深圳等地的心内、急诊、骨科等科室的医生组成的医师跑者一边奔跑,一边为选手服务。

  56岁邓伯赞广马:

  气氛好!

  “跑全马翻一个跟斗,跑迷你马能翻十几个!”56岁的邓伯是广州从化人,他是第一批完成迷你马的选手。刚跑过终点线就翻了一个跟斗的他赢来一阵欢呼鼓掌声。

  邓伯告诉记者,自己是第五年参加广马,第一年跑半马,第二、三、四年跑全马,今年因为儿子帮忙报名的关系,误报成了迷你马拉松。

  “很轻松!”说毕,邓伯再翻了七个跟斗。“练了45年跑步,也在其他城市和国家跑过马拉松,能在广州跑广马、沿途被市民加油鼓劲感觉很骄傲。希望广马能成功申请为国际田联金标赛事!”

  “广马”有段古:

  广州人86年前环市跑

  广州马拉松赛火爆异常,从2012年创办至今,每届参赛人数从2万增加到3万,全马参赛人数更是从2500人暴增至1.1万人,今年半程马拉松中签率不足2成,广州马拉松何以如此火爆?这要从1930年的一场“跑马”说起,因为广州人早在86年前就开始跑“广马”,只是那时的名字叫“环市跑”。

  据广州文史资料记载,1930年2月,一场史无前例的环市赛跑在广州举行,此后7年又一连举行了7次环市赛跑,直到1938年日军侵占广州才终止。

  当然,彼时的“广马”并不像现在这么规范,还没有42.195公里的赛道,也无所谓精准计时器、沿途补给站,多半是10公里左右的赛程。据记载,老广州第一届环市赛跑的路线是以中央公园(今人民公园)为起点,出惠爱西路(今中山路),转入上下九路,再一路过六二三路、西堤、一德路、泰康路、越秀南路、白云路、东川路,最后转入惠爱东路,终点设在财厅,全长10多公里。此后基本沿袭了这样的线路。

  本报记者向已是耄耋之年的广州火炬长跑队老队长李秉中求证此事,他表示,“听长辈说,广州市在20世纪三十年代办广州环市跑,很不容易;当时只有军警和少数大学生参加比赛。新中国成立前,曾举行过8届全国运动会,最长距离也只有10000米,记忆深刻的就是,冠军曾被聋哑人楼文傲夺得。”

  李秉中回忆道:有记录的广州巿多届环市跑,多采用5000米、7000米的比赛,前十名多是军警或大专学历学生及黄包车工人,有一届广州市环市跑,女子只有梁田(原广东省体委离休干部)一人参赛。

  说起马拉松,李秉中还谈及一段趣事,过去“马拉松”一词在中国并没有准确的定义,曾有人称10公里以上叫马拉松,也有报道称一个马拉松赛的赛道只有12.86公里。

  李秉中说,1949年以前在广州跑过环市跑夺得冠军的选手当中,现在只记得梁田(女)和刘淇(男)了。

 

 

 

上一条:选手专享福利丨旅游+大使+音乐节,广马再掀城市热潮
下一条:广州日报:广聚天下

相关阅读
读取内容中,请等待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