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国前,老年人只有三两知己对弈或打拳,缺乏有组织的体育活动。
建国后,60年代初广东省人民体育场开设了以老年人为主的太极拳辅导站。1975年,市体委在全市各体育场馆、公园等公共场所,也相继办起太极拳辅导站。改革开放后,广州老年人体育更加活跃。每日清晨,大批老年人在公园、体育场所、广场、珠江河两岸进行慢跑、打太极拳、练保健操、跳“迪斯科”等活动。广州市于1981年4月成立了广州市老年人体育协会(简称市老年人体协),这是全国第一个老年人体育协会。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由郭刁萍、赵善性、阮洲权等34名老体育工作者组成,梁成发任秘书长。协会成立后,推动了老年人体育活动。1984年协会理事会改选,由56位体育工作者及部分单位领导组成第二届体协委员会,促进老年人体育活动开展得更加普遍。不少单位成立老年人体育协会,各区、县、局及高等院校相继成立老年人体协。1986年广州高等学校老年人体育协会成立后,每年都由各校轮流主办高校老年人体育运动会,项目有门球、乒乓球、篮球、田径、健身操等。广州市老年人体协成立初期,举办过老年人运动会,只有130人次参加田径、羽毛球、乒乓球、中国象棋等项比赛。1985年和1986年间,市老年人体协主办了门球、乒乓球、中国象棋、桥牌、健身跑、旅游等竞赛和活动30多次,有1.4万多人次参加了活动。门球更受老人们喜爱,1986年4月开始时,只有8队56人,到1990年发展到70多队、800多人参加这项活动。1986年广州老年人门球队参加五省九单位门球邀请赛,获得了第六名。同年市老年人体育代表队参加广东省老年人运动会,获得了5个第一名、2个第二名和3个第三名。
1987年10月20日~12月8日,市老年人体协与市政协、市民政局等6个单位联合举办了一次建国以来广州市规模最大的老年人体育活动“广州市老年人体育花会”,活动内容有健身操、登山、自行车、旅游、划船、健身舞、射击、太极拳(剑)、体操、门球、乒乓球、中国象棋等13项比赛和活动,近300多个街道、机关、团体共2.5万老人参加。至1990年广州各县、区、局的单位已有老人体协45个,已举办了51次市级各项比赛、活动,共有10万多人次(相当市内老年人口1/3)参加。
80年代,广州市不少公共场所,都为老年人开设文娱体育活动的场所,人民公园为老人们建造了“寿星乐园”,设有舞厅、健身房、花园式的棋艺活动场所;市各文化宫以及新华、南方、永汉、新星等电影院,每天都有老人“迪斯科”、交谊舞等专场,供广大的老年人进行健身、娱乐活动。1986~1990年,市老年人体协先后举办了3次评选“健康老人”活动,共有94名80岁以上老人获选。其中广州市参事室92岁的赵庭耀、越秀区红十字会医院91岁的老医生李尧山和华南理工大学86岁的龙庆忠获得“中国健康老人”称号,并有6名被评为省“健康老人”称号。